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十四五” >

建言“十四五”:中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困境与突围

  • 2021年03月01日
  • 50 金币

下载完整pdf文档

大型既有公共建筑因存量大且能耗强度高,一直是节能工作的重要领域,但也是进展最为缓慢的领域。与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等领域相比,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工作进展相对滞后。展望“十四五”,公共建筑仍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载体。如果不能实现在体制机制上的突破,既有公共建筑低能效导致的建筑能耗不合理增加不但会影响国家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实现,也将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既有公共建筑节能进展不如预期的背后既有技术层面的因素,也有体制机制层面的因素。在技术层面,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通常功能多元、用能设备和系统也比中小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更为复杂。在体制机制层面,公共建筑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多、决策过程冗长、决策难度大。这些障碍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的共性。相对于技术问题,我们认为政策、机制上的阻力影响更深远,更值得分析和研究。

我们从三个方面把制约我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的因素进行了梳理。一方面,由于建筑的核心业务是提供空间使用服务,进而创造经济价值,所以业主一般并不重视建筑节能工作。当前建筑物业服务的收费模式也常导致运维方抵触建筑节能工作,这些都使得很多节能构想在企业和机构中缺乏立项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建筑业主和相应的服务机构在现有的节能项目中缺乏对节能工作系统性、可持续性的认识,市场上又缺乏具有明确指导性和可实施性的、细化的节能量验证规范,导致已经开展的节能项目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公众和建筑业主对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潜力和重要性的认知。再一方面,政府对大型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致使既有公共建筑节能工作长期进展缓慢。

不过,随着全社会节能意识的增强、经济业态调整的深化、建筑机电设备的批量老化、房地产行业向存量更

新经营模式的转变、国内建筑节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等,既有公共建筑节能原地踏步的局面很快将得到改变。

全社会节能意识提升让不节能建筑面临全方位压力。得益于多年扎实有效的节能减排工作,全社会对节约能源、提高效率、保护环境和自然等宏观层面的概念已经形成了普遍认知,节能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更多地产企业选择建造绿色建筑;投资者、建筑使用企业等更关注ESG(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即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评级,ESG评级差的企业将受到产业链上下游传导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发展约束;企业员工个人也更加关注低碳行为等。这些变化都为影响和推动更多建筑业主和租户采取节能行动、为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关系向着更健康模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正向的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下,政策如果能提供行之有效的节能行动指导,将收到高于以往的社会响应度。

业态调整加剧和设备批量老化为公共建筑节能带来重要窗口期。“十三五”末期,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与中美贸易摩擦所导致的商业活动疲软已经影响到了现有大部分经济业态。同时,电商经济与共享概念也对传统依赖实体公共空间的经营模式造成一定的冲击,近期又叠加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对传统依赖线下商业的建筑和场所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这些因素都加快了商业业态的调整频率,给公共建筑业主带来了更大的经营压力和紧迫感。业态的密集调整、设备的服役周期结束都为商业建筑的改造提供了更大的动力。

房地产行业转向存量更新的经营模式使既有建筑节能地位更加凸显。“十三五”期间,房地产行业从土地开发的增量模式向城市更新的存量模式转型。一方面,大城市土地供应紧缺、地价高昂的状况越发挤压着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空间。另一方面,早期建筑在功能、内部格局、设备配置等方面的陈旧与城市发展和市场需求越发不匹配。在这种形势下,一些企业和投资人将目光转向城市更新项目,投资收购既有建筑,通过业态调整、翻新改造和运营管理,提升其服务效果和市场价值,在项目期获得物业增值收益,最后择机退出并获取增值利润。通过这种项目模式,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工作有机会渗透到改造的目标及过程中,并成为项目打造的标杆之一。

国内建筑节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分系统能效指标管理成为可能。国家七部委在2019年发布的《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中,从制冷系统整体和单体设备两个层级提出了节能要求:“到2030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30%”以及“到2022年,家用空调能效准入水平提升30%、多联式空调提升40%、冷藏陈列柜提升20%、热泵热水器提升20%”等。可以预见,如果对建筑的新风、数据中心等系统运用类似的思路,构建从各单体设备到各专业子系统的分层级节能路线,就会自然形成建筑整体的节能效果,《民用建筑能耗标准》中给出的各类建筑的用能指标是否可以达到也就有了依据。

物联网+人工智能的趋势减少了节能中间环节。“十三五”期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家电、设备的迅猛发展,包括建筑机电系统在内的设施设备管理快速涌现出新模式。“十四五”期间,一种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有着十分积极影响的新型“互联网+人工智能”建筑运维模式呼之欲出——公共建筑的设备监控和巡更人员都被远程化、后台化的智慧中心替代,能极大减少节能效果对物业运维人员水平和经验的依赖,使设备的节能性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物业管理人力需求的减少,能降低业主支付的建筑运营人工成本,相较于以往难以打动业主的“节能后降低能源消费成本”等解释,人工成本的减少更加直观,确定性也更高,对业主而言也更容易接受。

这些变化和趋势有些是缓慢累积的,比如许多技术的改进就是典型的渐进型;有些则是突变的,比如新冠疫情带来的全面影响。面对变化,抓住机遇,不仅对企业经营至关重要,对政府而言也是如此。适应这些变化,不仅是完成节能目标的问题,还直接关系到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升级,并且可以产生更大的、更积极的影响。为此,我们结合自己的相关工作和思考,尝试提出一些建议。

建议一:通过激发社会责任感来调动业主节能积极性

在经济发展上了一个台阶后,业主和企业形成了新追求。为此,改变以往着眼于经济刺激的财政补贴策略,转而大力表彰建筑业主及其所在的企业不断提高的社会责任意识,倡导其担负起更多的环境责任,满足其对超越经济价值之上的贡献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的追求,以此作为今后一个阶段调动业主的积极性的主要方式。

建议二:精细梳理各类最佳实践,为建筑提供精准 “导诊”服务

对以往各类示范项目中累积的设备更换指南、节能运行策略和节能改造方案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制作通俗而简洁的信息或手册,长期张贴在节能主管部门网站的显著位置并定期更新,方便业主查询公正、客观、前沿的信息,减少业主在节能问题上的认知偏差,进而削减其被错误信息误导的机率。利用好建筑大修这一“二十年一遇”的时机,帮助业主做好同步节能升级。

建议三:借力新技术和新趋势,消除运维环节对节能的制约

将以往用于支持地方能耗监测系统等的财政资源用于鼓励和引导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通过政策引导和编制适应新技术的标准规范,促进物联网在大型公建中的规模应用。加速物管公司的兼并,淘汰技术水平低下的中小型物管公司,推动物管行业的集中化、专业化、高效化。利用物业管理行业的新发展趋势,化解建筑运维环节对节能工作的制约。

建议四:推动节能技术产品化、标准化,带动分系统能效有序提升

以落实和深化《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为契机,进一步扩展系统能效的概念。对大型公建中常见的用能设备和产品按照其所实现的功能进行分系统集合,推动相关产品的集成化和标准化,由关注单个产品的能效上升到考核分功能的子系统能效。形成如“高效新风机房”、 “高效组合式空调机房”、“高效水泵机房”等的标准化子系统,为产品能效控制到全建筑能效控制搭建中间桥梁。

建议五:推广调适理念和相关技术体系

加快建立“全系统、全过程”的既有建筑调适政策体系,把调适的理念贯穿到节能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基于我国实际国情开发既有建筑调适的相关技术导则;鼓励节能项目的全系统全过程承包责任制,确保节能的真正效果和可持续性。

建议六:加强节能量核证,细化指南的制定和推广实施

完善节能量核证体系,在已有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加快编制细化的操作指南以及多种角度的案例指引,加快研究和制定节能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和规定。

建议七:构建分层级的能耗比对制度与节能认证体系

分层级制定建筑能耗比对评价的技术导则,开展建筑机电系统整体到各子系统的能耗比对,确保建筑机电系统整体、各子系统、各设备的能耗可比,并结合认证制度,全面推广机电系统能效的提升。

建议八:支持国产节能技术

加强与国际大牌设备以及发达国家机电系统形式的对比,使行业动态、技术发展等信息客观化、公正化、透明化,使相关行业乃至全社会认识到国产设备与系统服务方案的先进水平,破解“进口设备才先进”的陈旧认知。扶持国内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形成并固化具有我国特色的本土解决方案,用自己的市场养自己的技术,帮助我国在整体行业领域领先于国际,使国产技术体系的自信成为民族自信的一部分。

建议九:建立建筑节能闭环管理的行政管理权责

将住建部门的建筑节能管理职能延伸到建筑运行阶段,赋予其法律地位,解决运行阶段的监管缺失问题。加快建立以住建部门统一归口技术指导为主、行业组织配合及建筑业主自律为辅的既有建筑运营阶段节能管理体系。

以上分析和建议是基于几位关心大型公建节能的从业者结合各自的观察和思考形成的,希望为建筑节能 “十四五”的规划编制提供参考,并借此抛砖引玉,邀请更多业内同仁共同努力,积极为主管部门献计献策,让大型公建节能工作在未来的五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下载完整pdf文档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